为什么说视频会议系统是后来居上?

发布时间:2022-03-15作者:来源:浏览次数:1146

事实上,视频会议的商业化可以追溯到1970年,当时AT  & amp美国电信公司t开始向用户提供可视电话服务,160美元可以购买30分钟的视频通话。1978年,中国首次在北京和广州之间开通了黑白视频会议系统。2003年非典时期,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兴起,开始应用于政府、金融、电信、能源等垄断行业,但由于成本过高,始终没有进入大众市场。 

后来云计算的发展催生了云视频会议的概念,相比传统视频会议,视频会议的成本降低了几十倍。但相对而言,国内的专业视频会议厂商在公众视野中还是比较“低调”的。 

所以,从2003年到2020年,专业的视频会议公司都在做什么? 

视频会议不仅仅是在家工作。

人们可以在舒菲、企业微信等app上使用的视频会议可以称为“云视频会议”,运行在云服务器上。

2000年左右,网络传输主要靠专线,视频会议系统主要靠硬件。届时,视频会议产业链可分为:上游芯片和器件供应商、中间视频会议制造商、下游集成商、经销商和客户。

如果要开电话会议,首先要搭建一整套硬件系统,通常包括硬件MCU、视频终端、录播服务器、摄像机等等。硬件MCU用来负责音视频和数据的、转换和传输(功能相当于现在的云服务),成本也是最高的。一台设备需要投入数百万美元,每增加一个通信方(相当于视频会议中增加一个人)就要花费数万美元。而且后期还需要专业的IT人员指导使用和维护。视频会议应用于远程医疗场景对于政府、医院、教育机构和大型企业,其业务、组织架构更复杂,对高清音视频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更高,更愿意付费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在这次抗疫赛中,远程会诊、远程手术的视频通信是基于云端专业硬件终端,这是现阶段企业微信、所无法企及的。这也是专业视频厂商一直没有“出圈”的原因和优势之一。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打开了这部分市场。但同时也开拓了中小企业市场的“蓝海”。

中小企业的热情让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成为热搜。在一系列免费政策和品牌推广的优势下,企业微信、钉钉迅速抢占了这批“新变量”,连服务器都相继瘫痪。

不可预测的,新冠肺炎疫情吹响了协作软件的进攻号角。依托大量近场音视频会议需求,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、华为云WeLink扩大了在办公协同领域的市场份额,同时切入视频会议领域。